找到相关内容406篇,用时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“生命教育”的看法

    道德观、价值观,这才是提倡生命教育者应有的省思!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162511.html
  • 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

    不可能有文化的特性,与其他存在样式相对立的存在的样式,如特定的生活风格、礼仪、道德观就不可能被改造出来,非文化的或者是没有被文明化的就不可能作为识别范畴存在。那么,中国文明价值体系所强大制约下的认同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73562931.html
  • 把握人间佛教改革辩证思维的四个坐标

    认识论,诸行无常、时空无尽的宇宙观,无我利他、度人无倦的人生观,不即两边、立于中道的辩证法,诸恶莫做、众善奉行的道德观,三学并重、止观双修的修养方法等核心思想,以及佛教在哲学、文学、艺术、伦理道德、...

    徐孙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4563017.html
  • 安贝卡与其新佛教运动之研究(下)

    于人与人之间,也适用于人与天地万物。这是佛教的道德观、理性主义,也具有佛教特质的自由、平等和博爱。较之安贝卡所认识的佛教的自由、平等、博爱要来得深远与宽广,并且能从思想上、心理上,解脱种姓的束缚。  ...

    觉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3363993.html
  • 论明代佛教孝道观

    本与儒家人世伦理互为冲突抵触,诸如剃除须发与投佛出家,本是儒家所不容,却因佛教,如《戏文》 “出家是为救母”的权宜,而巧妙连结儒、释二种相互矛盾的道德观,并渐为中土所认可。  在《戏文》中,不仅目连...

    王月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4566097.html
  • 星云大师与人间佛教全球化发展之研究

    人间佛教的蓝图)中,他提出二十点来说明人间佛教的风貌,质言之,即是在明示大家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人间佛教:  1、伦理观(居家之道) 2、道德观(修养之道)  3、生活观(资用之道) 4、感情观...

    陆 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1869454.html
  • 普兰丁格:为宗教排他主义辩护

    (或哲学,或道德)信仰;同样,平等地对待一切宗教,一切哲学思想,一切道德观,我也会误入歧途,事实上种种做法均会做错。再者,这里没有什么避难的地方,没有什么避险的途径。特别是,企图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...

    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5370255.html
  • 法句经与遗教三经

    道利品20偈  39吉祥品19偈  〔法句经〕虽是摘录的偈颂集,而其内容简直切要,揭  示佛法的重要德目,令佛法行人,于日常生活实践中,有所  遵循,它可是说是佛教伦理道德观的珠玉篇。  205页  〔...

    张火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0870799.html
  • 试论中国文化对佛教孝道观的融摄

    了榜样,这些诗篇极力讴歌孝子孝行,  无可置疑地表明了孝道在周人道德观中占有极重要地位。  西周孝道的盛行与在上位者提倡有密切关连,这也是与夏  商孝道发展不同之处,当时,孝友不止被视为伦常要道,亦是...

    王志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4370925.html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

    信伦常教化,深深影响广大民众的道德观,而孔子学说类似于佛教中的人天乘法。是以印师一则随缘普度,如经典所说「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」;一则善巧融通儒家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[注99],以「敦伦尽...慎因果  中国自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后,儒家所重之孝弟忠信伦常教化,深深影响广大民众的道德观,而孔子学说类似于佛教中的人天乘法。是以印师一则随缘普度,如经典所说「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」...

    陈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271357.html